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越来越重视,各项促进科研创新的激励政策不断出台,专利等知识产权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以专利为例,1985年受理数量14372件,授权数量138件,2016年受理3464824件,授权1753763件。截止到2016年底,1985年以来累计申请21741208件,累计授权12201371[1]

1 中国专利数据1985-2016

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是好事。但专利具有以公开换取保护的特点,一旦企业专利管理理念走入误区,就会给研发专利的企业带来了无形资产流失的风险;在互联网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项技术申请国内专利在国内公开的同时,也等于向全世界公开,这也给国家带来技术泄密的风险,尤其是我国的科研投入主要以国企和高校为主,这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以往我们在总结专利工作的成绩和不足时,谈成绩时多是数量很多,并且还在快速增长,谈到不足时总是用一句“重数量、轻质量”的话轻轻带过,岂不知在走入只重数量的误区之后,专利质量越高,带来资产流失的风险越大,损失更大。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观念误区及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重申请,轻实施的误区带来的风险

因为国家重视,各级政府、高等科研院所、企事业科研单位把专利、软件著作权、文章等数量作为考核、评奖、晋升职称的重要考核指标,甚至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也给中学生的专利技术加分,在全社会的不断重视下,专利数量快速增长,大家申请专利时很积极,但是这些专利是否能得到实施倒是没有多少人关心,很多专利在申请时根本就没有产品化进入市场的打算,只是为了数量而申请。

如果专利只是申请了,并没有得到实施,那等同于将知识产权无偿贡献给企业外的社会,这对研发专利的企业和高等院所来说是一种重大的无形资产流失。

根据国家专利局的调查数据,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专利的实施率是67.8%,其中专利产业化率为46.0%,专利许可率为8.1%,专利转让率为5.4%。三类总计与67.8%的实施率有出入,因为是调查问卷统计,被调查者自己填写,现实中的实施率只会远远低于这个数字。而且这个比例是以拥有的有效专利数为分母,分母远远小于授权数,更远远小于申请数,这就说明那些只申请而最终未实施的专利技术比例会很高。

真实的实施率大约会有多少?国家专利局的数据中许可率和转让率也就是13.5%左右(有效专利作分母)。因为需要有对外合同做支撑,比较好界定和统计,被调查者在填写问卷时会比较慎重,数据的真实性应较好。再加上已经产业化的部分,就是真实的实施率,在1985年来累计申请的21741208件中最终有多少产业化率,大家能估计出。以累计申请的21741208件作分母,真实的申请实施率估计不会超过10%,但是申请意味着要公开,剩下的90%技术作为无形资产就白白流失了。

2.重公开,轻保护的误区带来的风险

专利一申报就意味着将来内容要公开,如果后续的保护措施跟不上,那就意味着将技术无偿贡献给他人。现实中有很多专利申请人在申报时没有考虑过如何保护,也没有思考过自己是否具有发现被侵权的手段和能力,而是以想得到保护的名义很急迫地将技术公开,即使被侵权了自己也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更何况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世界上都是难题,除外观专利被侵权成畅销品以外,其他类型专利被侵权后原有发明人很难发现,很难取证,更别说缺少监测和维权的手段。在现实中,除了一些高度市场化、竞争激烈的通信、电子行业外,很多企业都没有对专利侵权进行检测预警的人员和手段,专利申请完公开了以后,被侵权了很难发现,更别说进行保护和维权。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6 年中国专利调查数据报告》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五年内,涉及到专利侵权诉讼案件的专利权人占比3.8%,其中,高校和科研单位涉及比例最低,占比分别为0.6%0.5%,企业为4.2%,个人为2.6%;专利发明人即使发现被侵权了,进入诉讼阶段,也只有66.5%以胜诉结案。而有些专利大户国有企业更是多年没有专利侵权诉讼,是真的没有被侵权吗?还是被侵权了自己没有发现?

申请专利公开技术内容倒是很容易,但是后期保护很难,一旦企业只盲目追求数量而轻视保护问题,专利技术以公开换取保护也很容易变成只公开没保护。更值得警惕的是,随着奖励力度的加大,近期一些高校和国企院所兴起了申请国际专利的热潮,政府主管部门也把国际专利数当成了政绩来宣传。有些国际专利的申请,只是为了多拿点奖金、为了考核评奖,根本也没有准备进入市场产品化的打算,更没有保护手段和措施,这些国际专利申请就是自己花钱主动送给外国竞争对手的技术秘密,是企业资产的重大流失。

3.重投入,轻创效的误区带来的风险

科研企事业单位研发一项有价值的专利,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国家知识产权局《2016 年中国专利调查数据报告》调查显示,我国专利权人开展专利研发活动的平均周期66%在一年以上,其中1-3年的最多占60.7%;企业研发一项专利的投入在10万元以下的占22.8%10万至100万的占47.4%100万至500万的占20.7%,通过加权平均计算,每项专利的投入成本是139万以上。按照截至到2016年低累计申请21741208件来估算,累计名义投入30.2203万亿元人民币,而这些投入还是以财政和国企的投入为主。

因为专利可以用来评职称、报奖、通过考核,在现实中是否能够转化创效很少有专项考核,大量投入的专利在向社会公开后,企业并没有考核获得多少效益,这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资产流失风险,尤其是对国有企事业单位而言。

但是这些专利最终转化创效有多少呢?这些研发专利的企事业单位的投入实现盈利没有?这个统计数据很难拿到,因为我们在统计技术转化创效时是以合同类型来统计的,有些部门和单位把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等都跟技术沾边的合同都计算在技术转化金额里面,这其中有多少专利等知识产权转化和创效的成份很难说。

在职务发明较多的单位,有些专利只是为了凑数而申请,根本没有市场转化的可能,也就是常说的“垃圾专利”。有些专利申请人也只是为了拿到那几千块钱的发明奖励,根本没有考虑后期转化的事,就急于把单位的技术向社会公开了。

要防范以上风险,企业需要改变专利管理观念,提高专利管理的水平,在管理措施上采取对策,克服专利管理买椟还珠的现象。主要对策有以下几点:

对策1.明确实施内容,由考核授权数量转变到实施效果

首先要明确实施的内容,因为专利法并没有对“实施”给出明确的定义,各研发单位在考核时也没有明确实施的内容,在内部应用算不算?在对外服务中使用了专利技术算不算实施?

如果仅是为了内部实施或在对外服务中使用专利技术,那就没有必要申请专利,没有必要对社会公开。实施的定义应该只包括对企业外部的许可、转让和产品化,不应该包括内部实施。企业在制定考核指标时,应该由考核获授权数量转变到考核专利实施后的效果上来,对于没有进入市场实施条件的技术限制申报专利。

这样一来,研发人员申请专利时有转化实施的压力,就不会为了申请而申请,而是为了进入市场实施技术而申请,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产流失的风险。

对策2.改变管理重点,由想得到保护转变到确实加强保护手段和能力

专利维权一直是世界难题,除非你的专利被侵权方制成畅销产品,否则你很难发现被侵权了。外观专利维权相对容易,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维权很难,难在被侵权很难发现、很难取证、很难打赢维权官司。尤其是依靠一些方法和理论等生成的专利,更是难于维权和保护。

专利制度的诞生来自于技术产品进入市场的需求,以能够得到保护为目的。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也应该把管理重点从前期的申请,转到后期的保护上来;由只是想得到保护,转变到确实加强保护手段和能力;在前期安排知识产权策略时,也要以后期是否具有保护手段和能力来考量布局。

对策3.加强政策引导,由只奖励发明转变到重点奖励转化运用

按照以前通行的做法,专利申请获得授权后,发明人会得到奖励,至于之后是否能转化创效很少有人关注。应该将市场化转化创效考量前置到专利申请前,一些没有转化可能、没有市场价值的技术没必要申报专利。

在一些职务发明较多的企事业单位也只是在前期获得授权后重点奖励发明人员,把专利技术的转化运用任务默认交给了发明人员,寄希望于由发明人来转化创效。但是发明人往往没有转化创效的能力和精力,有的研发人员擅长发明不擅长市场转化。这就造成了专利发明与市场转化脱节,很多专利没有得到转化。对于职务发明,应该将转化运用的权力从发明人手中明确分离出来,鼓励企业内部所有人都来开展转化创效工作,并调整奖励政策,由只奖励发明人调整到重点奖励市场转化运用人员。

以上对策只能在形式上避免一些知识产权的流失,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走出认识误区规避资产流失风险,还需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科研工作的主管单位克服形式主义作风和唯数字论政绩观,深入加强调查研究,从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上切实培育良好的科研风气,引导科研人员向两弹一星功勋、屠呦呦等老一代科学家学习,学习他们求真务实,热爱科研,乐于奉献的精神,力戒浮躁和形式主义,从根本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获得货真价实的科研成果。

话题:



0

推荐

史建勋

史建勋

3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科技金融学家、TFA专家 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宏观经济、科技金融、外汇市场等研究,新财富论的创建者。

文章